第一次听到入殓师这个职业是从我同学口中说出来的,我说我解剖过大体老师,他说他为尸体画过妆。在此之前我从未听闻这个职业,而这部电影让我进一步了解了这个职业,在此之前我对入殓师一窍不通,甚至问过我同学为什么要为尸体化妆,他说是为了让死者更加体面的离去,而看完这部电影,我认为不仅仅是他说的那样。
正如女职员所说,不管棺材是多么的华丽,但死者对其也一无所知。葬礼看似是送别逝者,但其实更多得是对生者的慰藉。死者的伴侣或者孩子请来入殓师,让其为死者化妆,将死者送入棺材,是送死者的最后一程,也对死者表达爱或赎罪的最后机会。
同时让我感动的是男主有着一位善解人意的妻子,她无条件的支持自己的丈夫,虽然她起初非常不能接受丈夫的工作,但其实这很正常,就像是主角自己一开始也难以接受一样,在她看完丈夫为澡堂老板完成入殓仪式之后,也开始接受了丈夫的职业,在殡仪公司的人将自己公公随意地抬入棺材时,丈夫粗暴的推开了他们,在他们对此不解时,她说“自己丈夫的职业是入殓师“,这就是她对丈夫的认可,这个职业对她来说已不是肮脏的了。
最后我很喜欢剧中佐佐木生荣社长说的话“夫妻俩肯定有一个会先走,痛苦的是活着的那个“,银魂中也有类似的台词”比起死去的家伙,活着留下来的人更辛苦“,死亡是必然的,希望每个人都能负重前行,过好每一天,不要让遗憾出现在生活中。
医学院 日月
人们总是非常脆弱,在死亡面前不堪一击,也许我可以学会接受自己的死亡,但是,当他人离开的时候我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,也许他们会留下和我的美好的回忆,但是那也许会让我更加悲伤
工程学院 小赤
一个小疑问。
看完全片我也没有明白男主为什么会突然埋妻子的胸,脱妻子的裤子。那段算是一种对自己际遇的愤懑转化成了对妻子的欲望吗?算是把妻子当成自己的母亲了吗?我不太李姐。
抛开被脸谱化被棋子化的妻子和作为父亲替位的社长不谈。影片本身讨论的话题挺沉重的。但是通过叙事本身的平缓和配乐的抒情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这种沉重。久石让的配乐真的恰到好处。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精髓。
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唯有把握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,才能减少自己在重要的人逝去时留下的遗憾,才能笑着对ta说,“辛苦了,很高兴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遇见你。”
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还是鲑鱼那段吧。想起之前看《家师父一体》里姜山爱师父的《我像逆流而上的鱼一样》,现在脑海里有了画面。人如鲑鱼,虽然早晚都得离开这个世界,但是还是要选择痛苦地义无反顾地往自己的目标前进……
传媒与人文学院 衔蝉
死亡是最美丽的绽放。影片最动人的点是澡堂老奶奶的去世,老年人的情感往往最令人动容;而男主父亲的部分略显平庸。
东亚文化的同源性也在这部影片中充分展示,无论是丧葬、孝道抑或生死观,中日两国皆高度相似,可见儒家文化影响之深远~
商学院 jo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