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评 / 白日梦想家:我们一直在路上

作者:睡觉哥

加缪曾言:“人生的意义,在于承担人生无意义的勇气,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义,你永远不会生活。”

一个人,他是一位胶片公司的洗印经理,每日过着枯燥循环的生活,遇到心爱的女孩怯于表白,却幻想着自己能够冲破固有框架去尝试新鲜的事物,常被称为“Daydream Machine”。他是沃特,一个像我们所有人的人。

然而,一次意外的工作改变了他。

为了得到丢失的底片,他不得不去寻找照片的拍摄人肖恩。就此,他踏上征程,也正是这次“旅行”改变了他对生活的态度。

    从公司到格陵兰岛再到冰岛、从坐船到踏上直升机、从赶大巴到享受滑板,一些生活中的小意外使他开始慢慢去突破传统与想象。他做的每一件事看起来如此巧合,却每一件又都是对他自身的挑战。当沃特最后找到肖恩时,他发现肖恩正专注地拍一只雪豹,但当雪豹停下时,肖恩却没有按下快门,而是“沉浸在了那一刻中”。

是的,这是对生活的一种最纯粹的态度。不论是否拍到照片,享受当下那一刻才是最重要的。活在当下,不畏未来,不念过去,也是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感悟的。

在这段“旅程”中,沃特对生活的理解在慢慢的发生变化,沃特回到公司后,也顺利找到了底片,当他洗出照片以后,才发现原来照片内容是他认真工作的样子。这便是肖恩“最得意的作品”。

凭借着这奇妙有趣的经历,沃特在社交网站上收获了颇多青睐,最后成功牵手自己心仪的女孩。影片在这样一个平淡而幸福的结局中落幕。

当我们看到沃特,我们是否也应反观自己,看看自己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,现在的我们也许烦恼的是疲倦、单调的封校生活,每日早晨叫醒我们的不是梦想,而是“核酸检测”,看不到老师在黑板上的漂亮的板书,只有电子屏幕上略显匆忙的笔记;这样的生活似乎有些痛苦,但却也无可奈何。

这时我们应当去思考一个问题,这样的生活模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?答案无疑是我们被动拥有了一个更独立的生活空间。少了与同学、老师face to face的接触,我们似乎一整天都在一个自己的角落里工作。不可置否,这样的生活模式是一把双刃剑,好处是我们可以静下来深刻反省自己、调整自己;坏处是少了监督,我们容易掉入“摆烂”的大坑。

我们设想一下,如果是《白日梦想家》里的沃特,他会怎么做?

如电影中,“开拓视野,冲破艰险。看见世界,身临其境。贴近彼此,感受生活。这就是人生的目的。”现在,我们何不将这次疫情带来的“封闭”当作一次“旅行”?借用这份“孤独”内省自己,来一趟通往自己内心的旅行,深刻体会活在当下的内涵,不迷失方向,更不要失去对生活最原始的热爱。

因为,我们一直在路上。